太仓多年来从未间断的大力支持,众多德企的成功是无法想象的。”10月15日,2019沪太协同发展推介会在上海举行,德国驻沪总领事欧珍博士说,26年来,太仓始终是德国最优质的合作伙伴。
不仅德国驻华机构关注我市对德合作,日前,《人民日报》用近3000字的篇幅,解读了“江苏太仓——三百家德企为何落户这里”的现象。文章指出,对于一座城市来说,不仅需要有产业发展蓝图,更要有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和持续有效的行动力。
从1993年首家德企落户太仓,到目前为止,在太德企已超320家,德企队伍不断壮大,创新引领发展已成为共识,有力推动我市实体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隐形冠军” “扎根”太仓
前不久的一天,在太仓德国中心,总经理马悌思正与租户签订租用合同。自成立以来,太仓德国中心已入驻40多家企业,其中有20多家来自德国,落户企业涉及信息、咨询、贸易等多个领域,中心办公区域出租率达90%。
太仓德国中心成立仅三年有余,就已经形成良好的集聚态势。马悌思说,这与太仓对德合作交流的良好氛围密不可分。太仓作为德国工商界最为喜爱的海外发展基地之一,对期望来中国发展的德国企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一般初期投资规模不大的德企,很多都是行业内的“隐形冠军”,自身的研发与制造实力,加上太仓的优质服务,使得大批德企在太仓快速发展壮大。在我市发展多年,很多德企认准太仓、扎根太仓,克恩-里伯斯、通快、慕贝尔等一批企业已经申报成为区域总部,在太仓建立了研发中心,在太仓申请专利,开展社会公益事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太仓本地企业。
不久前的一项统计显示,在太德企总投资达50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德企约占全国的10%,亩均产值、利润、税收分别达1400万元、150万元和110万元。
创新引领写下生动“脚注”
注重创新发展是德国企业致胜市场的重要依托。 如今,伴随着产业形势的发展变化,生产方式的推陈更新,我市德企纷纷在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拓展新领域,写下创新发展的新的生动脚注。
我市德企正以创新推动产品升级。上个月,德资企业卓能电子有限公司与太仓高新区管委会签定卓能航空电子项目投资协议。这意味着卓能电子将正式开启与航空产业相关的业务。从生产汽车产品到配套高铁动车,再到服务航空产业,卓能电子在太仓高新区一路发展,不断向产业高端迈进。我市规模最大的德企舍弗勒公司,今年投产两档电驱桥项目,并签约电驱动及航空部件新项目。
面对中国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和航空市场,在太德企依托雄厚的制造实力,加快本地研发,加速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生产方式的创新升级也如火如荼。上个月,德企裕克施乐在我市的中国三期厂房正式投用,三期厂房配备了100多台4D打印设备,融入了最新增材制造技术,专用于生产某知名品牌的高端跑鞋鞋底。德国“工业4.0”核心成员之一,通快集团两三年前就开始推出智能制造产品,目前已在我市建立了“工业4.0”工厂,其更加智能、敏捷的自动化工业操作管理平台,使生产过程更加柔性、智能、可靠。通快不仅可以实现自身个性化定制生产,也可向有需求的中小企业提供智能化改造方案。
“共塑创新”筑起良好生态
在中德两国经济合作“共塑创新”的主题下,“德企之乡”太仓正在积极行动。企业通过创新引领发展,政府也围绕创新建平台、优服务,我市对德合作逐渐从经济合作扩大到以创新为主题的高水平、深层次、宽领域合作。
太仓高新区是我市对德合作的主阵地、核心区。近年来,高新区积极做优创新生态,推动我市中德创新合作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高新区加大了对德国科研机构与德国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成立了德国留学生创业园,引进德国弗劳恩霍夫硅酸盐研究所;建设了新能源汽车检验检测平台、中德智造质量标准服务平台、中德智能制造联合创新中心等一系列创新平台,并开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园区建设,建立了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产业提升协同发展机制。